1.準備消毒用物、空針數枝及針頭、無菌手套(以上各醫院有標準作業手冊,到單位工作應先閱讀),確定醫囑(細菌培養還是黴菌培養?)以準備適當培養瓶,若目前已使用抗生素治療者,需使用有顆粒吸附物的培養瓶(不確定有無使用亦可,但成本較高)。細菌培養不論有無使用抗生素,皆各須取厭氧瓶(Anaerobic Culture)及嗜氧瓶(Anaerobic Culture)各一。黴菌培養只一瓶。(一個部位)


2.抽血時以週邊血管為優先,如果真的由血管無法抽出,才考慮徵得醫師同意消毒留置之管路抽取並註明(確實做好無菌消毒,管路抽出之前段血應作廢,並換針再抽樣本),原則上同一套培養最好由同一部位同時抽出(每瓶打入5CC及綽綽有餘).


3.抽血部位之消毒範圍至少直徑5~10cm以上(太小易污染),原則上先以酒精棉球數枚用力清潔至無髒污(若有傷口則免),再用優碘或碘酒(依傷口有無決定)環狀用力消毒一道,應待其自然乾燥(勿揮手促乾,反而造成落菌),使碘離子有充分時間釋出消毒作用(至少30秒),如果沒有這一道待乾步驟,消毒再多次也枉然.


4.抽血過程如果確定針頭無污染,則可直接穿刺培養瓶,否則應換針頭再注入.培養瓶橡膠注射頭應事先用酒精棉球數道用力擦拭消毒(不建議用優碘或酒精,以免在保溫過培養成中造成橡膠龜裂,如仍有要求使用,應於消毒待乾後,再用酒精拭去)


5.應先注射厭氧瓶再注射嗜氧瓶,以免破壞抽血針內之厭氧菌生態(也有人提出其實不會影響,但在未能確定個人能迅速正確操作之下,還是按傳統要求操作較佳)


 


全部過程強調無菌原則,包括事前及事後洗手!!若有失誤應放棄再做,因事關病人診斷用藥及,不可不慎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ki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