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of DIC...

血管內瀰漫性凝血 (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dulation)
因為名字太長了,所以不得不簡稱為DIC..

這是一個與凝血途徑不正常活化有關的疾病..

造成DIC的成因有很多,最常見的是敗血症 (sepsis),其他包括嚴重外傷,羊水栓塞,嚴重的胰臟炎 (這是一種很恐怖的發炎反應),藥物,毒物等等..

其致病機轉以敗血症來說,細菌侵入血液之後,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,活化了組織因子 (tissue factor),這個組織因子會不正常地活化凝血系統..

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小栓子接著造成微血管的栓塞,塞到哪裡哪裡就失去功能..

當然我們的身體並不會這樣就弱掉了,身體中有自然的栓子分解系統..

凝血與栓子分解系統在一般的情況下是平衡的,但是在這類病患身上就是很嚴重地失衡..

DIC很弔詭地可以以出血表現,也可以以栓塞表現..因此你可能會看到病患皮下黑青 (出血),但器官衰竭 (栓塞)..

就是因為它如此弔詭,所以並不容易研發治療的藥物..

歷史上,有許多藥物被用來治療這個死亡率頗高的疾病..包括抗凝血藥物,抑制組織因子作用的藥物,以及症狀支持療法..

但並沒有一項治療方法被證實可以有效改善存活率..

- Heparin,這個抗凝血藥物早期有被用於研究之中,但試驗結果並不如人意,且造成出血的比例過高,因此用到的機會少之又少

- 抑制組織因子作用藥物: 目前已經進行到第二期臨床研究,但是仍在摸索當中,並不能顯著降低病患死亡率

Adapted from JAMA. 2003; 290: 238-47.

- tPA (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),簡單的說,這個藥物是透過活化胞漿素原來分解血栓,目前沒有任何使用於敗血症病患的證據或研究,僅用於缺血性中風與心肌梗塞,以及少部分嚴重的肺栓塞..

除了組織因子之外,另外一個被認為與DIC有關的途徑是蛋白C,這也是一種與凝血有關的蛋白,過去研究發現,發生DIC的病患,血中蛋白C的濃度顯著較低..

因此,就有人想到補充蛋白C是否可以用來治療DIC..所以研發了drotrecogin alfa (Xigris)這個藥物..

基本上它就是基因重組的蛋白C,確實,在PROWESS研究中,高死亡風險 (APACHE II分數 >25分) 敗血症病患使用drotrecogin alfa,可以顯著降低死亡率..

後續的分析發現,這個藥物對同時有DIC與敗血症的病患效果更好..真是多了一片價格不變阿..

Adapted from N Engl J Med. 2001; 344: 699-709.

但是這個藥物有許多缺點,最大的缺點就是貴,一個療程約花費15~20萬元,且有許多限制,任何高出血風險,或血小板數目太低,都不適合使用這個藥物..

因此,根據目前的敗血症治療指引,DIC方面的治療仍然以drotrecogin alfa為主,其他可能或有潛力的治療,基於證據不足,目前並不建議使用..

在臨床上,仍然是會以使用drotrecogin alfa為主,配合其他症狀治療..

但別忘了,如果是敗血症引起的DIC,除了使用drotrecogin alfa之外,其他處理原則也是非常重要的..

忘了嗎? 哪些原則?

- 測量血中乳酸鹽濃度,做為組織灌流指標
- 早期投予抗生素
- 投予抗生素前進行血液培養

- 低血壓病患要進行輸液復甦,要快且多
- 對輸液復甦反應不佳,記得維持CVP 8~12 mmHg,ScvO2 >70%
- 低劑量類固醇 (針對對血管收縮藥物反應不佳,或是相對腎上腺功能不全)
- 嚴格控制血糖 (低於150 mg/dl,要IV不要口服)
- 維持吸氣高原壓力低於30 cmH2O (避免肺泡損傷)





出自http://jerryljw.blogspot.com/2008/10/pharmacological-therapies-of-dic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ki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